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引导我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不断激发课堂教学创新活力,根据国家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工作安排,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整体谋划,超前布局,决定举办“德州学院第六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标
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我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学创新设计,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精心打造我校教师教学创新的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
二、大赛内容
大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三、参赛对象及组别
(一)参赛对象
我校在职在岗教师,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团队教师须有明确、合理的任务分工。其中:
1.参赛课程为本科课程,参赛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
2.已获得往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讲教师,再次以主讲教师身份参赛的,不再授予同等次或低等次奖项。若成绩优异,符合省赛推荐要求的,可推荐参加省赛。
3.近两年荣获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及以上奖励的教师不再重复推荐参加省赛。
4.参赛课程如与本校往届山东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课程同名(含为区分不同授课对象,在课程名称中标注不同罗马字符或英文字母等的课程) ,应提供参赛材料明显不同的写实性说明,经学校核查确认后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推荐参赛(同一主讲教师的课程按照以上第2条处理,无需提供写实性说明 )
(二)参赛组别
参照2025年山东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通知要求,分为新工科组、新医科组、新农科组、新文科组、基础课程组、课程思政组、产教融合组等7个大组,根据最新赛事规划,第六届大赛拟新增人工智能组与国际化组,扩展至9个大组,每组下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共计27个小组。
鼓励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储能技术、生物育种、智慧农业、智能医学工程、国际传播等相关专业领域和耕读教育、全科医学、中医药经典、“理解当代中国”(外语专业)等相关课程的教师,以及临床教师积极报名参赛。
四、比赛环节及材料要求
(一)参赛流程
1.院级推荐。各学院应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择优选拔教师组建参赛团队参加相应组别的比赛。推荐参加校赛的教师不少于6人,其中须至少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2名、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3名。请各学院认真做好团队组建与推荐工作,并于10月23日上午11点前,报送名单。逾期未报或报名不足的单位,将在后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项目申报中核减其推荐校赛名额。
2.开展培训。学校将根据教师报名情况,精心组织一系列系统化的培训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深刻理解大赛内涵,如创新内涵、报告框架、标题凝练、真实问题、结构化流程、逻辑线及情感线、师生机共同体、评价体系设计、实证研究等,实现精准备赛;通过交流互动、头脑风暴,帮助教师掌握教学创新大赛的备赛基本思路和方法,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3.网络评审。计划于12月份开展,学校组织评审专家小组,按照大赛要求对参赛资料进行评审。网络评审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等。参赛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将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等上传到大赛官网,由专家评委进行网络评审。
网络评审满分为60分,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成绩占40分、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成绩占20分。根据网络评审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前30%的选手进入汇报阶段。
4.校级决赛。计划于12月份开展,以现场汇报形式进行,即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具体赛程安排另行通知。参赛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并回答评审专家提问,满分为40分。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三部分成绩之和为选手的总得分。
(二)材料要求
1.申报书。参赛教师基本情况等。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教学创新成效。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
3.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
4.材料报送:
请于10月23日上午11点前,将推荐参加校赛的教师名单(附件1)签字、盖章扫描后,将电子版(Excel版和PDF版)发送到邮箱:dzujwcjyk@126.com,不再上交纸质版。
校赛材料提交方式后续通知。
五、其他事项
1.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本赛事。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唯一由教育部指导的教师教学竞赛,学校高度重视此项竞赛,参赛教师将在后续课程、项目等申报时优先推荐,报名不足的单位,将会核减青教赛等校级项目推荐额度。请各教学单位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参赛。
2.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注重教学成果的积累、推广及应用,团队成员应具有丰厚的教学成果,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创新能力,以推动教学创新,提高参赛质量。
3.参赛教师应保证教学创新设计相关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有抄袭、剽窃他人作品行为。
4.参赛教师所需提交的相关材料(申报书除外)和现场汇报环节中均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所在学校及院系名称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德州学院教务处
2025年10月21日
附件1:德州学院第六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教师汇总表.xls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