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若干措施》《德州学院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建设行动计划(试行)》通知精神,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未来学习方式,进一步提升我校本科课程建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提质、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增效,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助力专业数智化转型,经研究,学校拟开展智慧课程评审工作,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设一批理念先进、设计科学、应用效果显著的示范性创新性智慧课程,推动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促进智能化教学模式的发展,激发广大教师运用AI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体验与教学效果,助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以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为核心,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元素深度融入本科教育教学,实现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场景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学情分析与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全方位提升课程“教”的质量和“学”的成效。
二、申报要求
1.申报课程须已完成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智慧体建设,并原则上已上线科大讯飞、智慧树、超星、学堂在线等智慧课程平台。
2.智慧课程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基于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通过AI大模型、大数据及虚拟技术等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场景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学情分析与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创新,可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体验,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建设理念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基于课程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提供更符合学生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智能辅助教学工具建设。引入智能助教、“数字人”、虚拟导师等工具,基于大模型技术,打造面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智能化的教、学辅助智能体。教师可以利用AI工具来简化教学准备工作,减负增效,完成题目生成、PPT生成,智能批改,AI文档梳理,资料搜索、自动形成视频摘要、思维导图等,支持互动式教学活动。可为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难点解析,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智能推荐相应的教学资源,促进自主学习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
(3)富媒体教学资源整合。基于知识图谱、能力图谱、问题图谱和课程思政图谱等梳理教学内容,整合包括微视频、在线开放课程、文献资料等富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体验。
(5)实时学情监测和分析。可利用大数据、大模型等对学生学习行为和表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及时的学情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实现课堂的智慧管理和智能决策。
(6)运行数据。本次评审原则上不需要运行数据。
2.课程负责人为申报课程的主讲教师,能够准确把握申报课程的建设方向和教学重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能力突出。课程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素质优良,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课程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含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建设团队成员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学术不端等问题,近两年未出现教学事故。
4.每位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申报的课程不得超过1门,作为团队成员参与的课程不得超过2项。
5.课程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课程教学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利益。
四、相关说明
请各学院抓紧推进课程建设工作,评审预计在12月前后进行。
教务处
2025年10月21日

